陈开辉,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揣着“静电梦”的普通学子,凭着 “敢啃硬骨头”的韧劲,不断钻研静电技术,成为首位获李泽湘教授天使投资的专科生;他带领团队获得 13 项知识产权,让电极寿命从1-2年延长至5-6 年,电荷分布均匀性指数跃升至 0.99,不仅重新定义了静电发生器行业标准,更以“职教工艺 + 名校研发”的团队模式,打破了“专科生难闯硬核科技圈”的偏见,成为“职教赋能产业”的鲜活注脚。
陈开辉和他的团队解决了多个静电领域的技术难题,获得社会认可,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,更创造了可贵的社会价值。2020年疫情时期,民众对口罩防护标准茫然无措,陈开辉带着 32 篇论文、5个国家熔喷布标准对比的较真,用 14场科普直播为21万观众拆解熔喷布静电驻极原理,让“合格口罩”的认知照亮民生需求;近两年,从学校毕业的他带着学弟学妹从传统静电发生器电极短命、电压不稳的行业困境,历经1000多次实验、遍访数十位行业专家,以纳米涂覆、离子稳定系统、自适应算法三大核心技术,为静电产业劈开革新之路。他的静电干燥方案走进武汉某食品厂,让食品干燥能耗降低36%、维生素C保留率提升15%,守护的是百姓餐桌的营养与企业发展的效益;他的静电除尘方案落地云南某橡胶集团,让除尘能耗下降 60%、PM2.5捕集效率达99%,践行的是“双碳”战略下产业绿色转型的国家号召;他的静电灭菌方案助力中国宠物POCT 仪跻身世界第一梯队,展现的是 “中国智造”向全球价值链上游攀升的底气。今年7月,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5)湖北省赛的舞台上,陈开辉团队的“静待发生”项目,获得职教赛道金奖第一名,并在湖北省首次举行的冠军争夺赛中,作为全省职业院校唯一团队和华中科技大学、武汉大学等高校同台竞技,获得季军。他用静电科技一次次证明,“小技术”能解决“大民生”,一颗专注细分领域的“匠心”,能撬动产业升级的“大格局”!
以静电之光 燃创业之火。陈开辉团队的成功与收获,是多年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以“思创融合”“专创融合”为抓手,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缩影。如今,越来越多的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优秀学生,展现出不服输、爱钻研,充满一线破局的创新精神,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,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,把小事做到极致,“以技报国、以创利民”。
在职业教育不断改革创新的今天,愿更多的职教青年以创新为笔、以匠心为墨,将自己的专业和爱好与民生痛点、产业难题、国家需求同频共振,书写好“敢教日月换新天”的青春答卷,将更多的职教成果汇聚成推动智造强国、服务民生福祉的璀璨星火,照亮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美好征程!
(作者: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冯娟)